马尼拉恋爱笔记_第29章 西班牙遗风和饭堂(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西班牙遗风和饭堂(一) (第1/3页)

这么久了,我才注意到酒店外,在常常光顾的那家小饭馆,斜对面的那条小巷子。
  嗯,说来复杂,其实就是出了酒店右拐的第三个路口。只要不是走到其他的街巷,总是可以容易找得到的。
  平日里有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据说是西班牙混血的后裔,支着一个小小的熟食摊店。
  这样的家庭小排挡,远一点的大街小巷比比皆是。
  嗯,就像是酒店房间里四壁贴着的墙纸,上面星星点点的图案。密密麻麻布满了这些街道和巷子。
  我们看着是简单的摆设,确实是养家糊口的支柱,承载的就是千家万户的生计和明天的希望。
  说是巷子,其实就是或高或低密布的住房,横向或者纵向隔开的空隙或者距离,简单地硬化或者就是踩紧压实以后的一段路面。
  这样的小巷子,也是处处可见。感觉是一路蜿蜒的曲径幽深,而无数人家的欢乐忧伤就在其间荡漾沉浮。
  但是,这些处所,可就没有想象之中的文艺清新了。不要奢望在这样找寻什么丁香小雨的花样了。
  坦白地讲,就是混合着莫名其妙的刺激性气味。在那逼仄的空间里面,经年累月的难以挥发。
  结果是历经沉淀而愈加浓郁,经久不衰。如此浓烈真切的生活气息啊。
  这里可是没有什么社区和居委会一类的机构来提供关怀,而昂贵的电力和市政服务也不会免费地来覆盖。
  所以,不要说是到了夜晚,傍晚时分这些地方就是漆黑一片。
  旁边的房屋也是灯光昏暗,点点昏黄的荧光时时闪烁。
  想来里头住着的人呢,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就是静悄悄的,连电视声音也少听到。
  他们的人生,就是只在白天的白炽的炎热和夜里这漆黑的静谧,交替轮回吧。仿佛一生简单到只有这两种色彩。
  但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像是开启了静默模式的机械。
  没有什么欢声笑语,生活是乏味老套的一幕一幕重重叠叠,都谈不上什么交替轮换。
  想必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如亘古不变的,烈日炎炎之下也是麻木不仁。
  没有经历过喜乐,也不要说什么风浪,沧桑更是从未与之结缘。
  可能在人潮人海里头连一个符号都算不上,如此而已的卑微。
  这些活过和活着,不过就是阳光始终未曾眷顾过的,被全世界遗忘了。
  光阴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墙角的苔藓,不过就是一层一层不停往上贴的单调而已。
  可能哪一天没有继续贴下去的原料了,那些以前积累起来的泥炭,渐渐枯萎滑下来成为腐殖。就算是苍白无力的人生休止符了吧。
  又是像古旧的支撑着摇摆的座钟,勉勉强强地挣扎着。
  或者就是懒懒地走得比时间还慢,以至于时间都不得不掉过头来催促它。
  而哪一天它连这慢节奏都走不动了,就是有没有都没什么意思的谢幕。
  再然后就是彻底的分崩离析,连时光都再也受不了的得过且过,终于可以干干净净地告别。
  这里可是挥之不去的愁云惨雾,真真切切的各种惨痛可悲漠然上演,欲说还休。
  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无病呻吟,故作哀怨而强自说愁来的。
  这是典型的静而不好吧。如果要用我心目中关于美好的概念来评判一番。
  不过,虽然看似安静,一切如常。但在这风平浪静、人畜无害的表面下,毒品,虐待,暴力等罪恶也会不断滋生。
  连带着这样的小巷子会成为罪行的温床,犯罪天堂。
  路过的时候,就会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警觉,仿佛有个声音在一再提醒面前有着莫测高深的风险,远远观望才可以明哲保身。
  所以连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都不会选择在巷子里面过夜或是流连。
  他们往往就在那巷子和马路的交叉路口,或是合适的大马路边一些比较理想的缓冲地段。
  比如突出的路基和台阶,市政设施背后,可以藏身防晒之处,便是他们的家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