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着火了(2更) (第2/2页)
拉,一下子把粉条全拉走了,据说还不够的。” 几人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老老实实的排队。 张根赶着牛车过来,停在几人身后,他现在也老实了,不敢去插队,每次都排队,不过,每次卖完红薯以后都去村长家蹭饭。 家里日子现在富裕了,不差他这一口,村长和村长媳妇也习惯了,每日都给他留着,不管早晚,只要他过去就有饭。 这几人回头,看张根牛车上装满了口袋,很是惊讶,“老哥,你家里有这么多?” “哪能呢?” 张根把缰绳往牛身上一搭,手揣到袖子里,坐到牛车上。 “那您这是……” 张根张了嘴刚要回答,猛然想起这事不能告诉别人,嘴又立刻闭好,没有搭理他们。 “他天天来。” 旁边的人小声告诉几人,而后声音压得更低,“听说他是这村村长家里的姑爷,人家沾了丈人的光。他去别的地方便宜收了,来这里卖。听说这一牛车能挣不少铜板呢。” 几人睁大眼,回头看了看张根。 魏钱从牛车旁经过,张根赶紧跳下来喊人,“大哥。” “今日来的晚了。” 魏钱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 “近处的好多人都听到了消息,自己背过来卖,我跑的远了一些。” 魏钱点头,“娘今日炖了粉条,给你留了不少,你一会儿过去吃。” “好咧。” 魏钱去了前面。 几人又好奇的问,“这谁啊?” 旁边那人回答,“是这作坊的账房,村长的大儿子。” 几人了然,等卖了红薯以后,拿着空口袋出了村。 张根卖完以后,去了村长家吃饭。吃饱喝足,便赶着牛车唱着小曲往家走,出了村没多远,被几人拦下。 张根惊的从牛车上跳下来,警惕的问,“你们要干什么?” 一人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拿在手里抛了抛,“张大哥,问你几件事,您据实告诉我们,这银子就归你了。” 看着闪着银光的大银锭子,张根直了眼,咽了下口水,“你、你们要问什、什么?” …… 晚上,几人回了客栈,把打听到的事告诉了章宝,“少爷,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章宝坐在椅子上,身体往后靠着,一条腿踩在椅子边上,转动着手里的茶盏,嘴角挂着冷笑,“你们几个,马上折回去一趟,给她送份小小的礼物。” 几人应是,退下去。 章宝仰脖,一饮而尽,而后把茶盏大力地敦放在桌子上,眼中冒出寒光。 入夜,作坊里的工人还在忙活着,二十个人,聚精会神的忙着自己手里的事情,没人注意到那边的院子里,悄悄翻进来几道人影。 几人蹑手蹑脚,四处看了看,见不远处有一捆干柴,抱过来,放在这边的墙头下,而后掏出火折,点燃,便立刻翻身出去。 干柴很快燃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正好一锅粉条出来,负责这道工序的人捞出来,正准备弄去屋内大炕上烘干,猛然听到声音,回头,看到火光,吓的一声大喊,“着火了!” 众人大惊,纷纷跑出来,看是那边着火,提着水从月亮门跑过去,把火浇灭。 “谁干的?” 这组负责的人问。 众人齐齐摇头,四人一组,她们都在干活,谁也没有离开过。 “你们守着,我去找村长。” 村长惊的不行,衣服都没穿好,便出来了,“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起火?” “我们也不知道,要不是发现的及时,恐怕连作坊这边得烧了。” 村长匆匆过去看,看到墙角还未燃尽的干柴,脸色冷成一片,“去多叫几个人来,轮流守夜。” …… 第二日,等夏曦过来以后,柱子把昨夜发生的事情给她说。 夏曦听完,坐着马车回了魏家村。 昨夜的一切村长都没让人动,看着墙边还未燃尽的干柴,夏曦嘴角勾起,“让人们放心干活把,没事。” 现在都知道对方是谁。 即便是章家,不过是来人吓唬她一下,他们若是敢对作坊下手,她就敢去青云县点了他的染布作坊。 村长昨夜吓得不行,到现在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着急,“能没事吗,要不是发现的及时,咱们这作坊恐怕都会被烧了。” 夏曦不能说的明白,只能劝他,“不会的,这只是别人给我开的一个小玩笑。” 村长不解,但到了晚上还是派了人巡夜。 …… 张根得了一大锭银子,也不去收红薯了,整日在家和小酒,喝的好了,到头就睡。喝不好了,就拿着魏莲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