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天王_第69章 借势与造势(本篇终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 借势与造势(本篇终章) (第2/2页)

的一种基础清静之法。
  心思清静之后,对身体肯定有一些好处的,比如很少会生病,身体也会日渐变得更为强健。当然,这需要积年累月才会人这般效果。
  整个下午,唐宝一边练习着清心呼吸法,一边思考元清最后解释的散运与强势之道。
  他最后单独留下请教时,元清又讲述了10来分钟的运势之道。
  按元清所说,唐宝自己理解,而后想到自身气运太强,散运之法,便是将气运所生的利益,尽可能让更多人受益。不仅仅是身边人,比如赚了钱去做慈善,或者做事业造福于黎民百姓,都属于散运之法。
  这种事,很多有钱人都会去做,唐宝过去没想到还有这种道道。
  至于强势,也就是增强气势,对于唐宝来说就难了。
  按元清所说,唐宝生于农村贫困之家,没有受到祖辈荫泽,先天所得气势很弱,与他身上的气运产生了极大反差。
  元清还说,强势之道,有借势,有劫势。唐宝马上就理解了。
  他重生以来,借助黄姜德张咏将陈一山等人发展,都属于借势。
  而陈一山助他打击了刘家父子,既有借势也有劫势。借了陈一山等人的势,也劫了刘家父子之势。
  但元清也说,借势与劫势,其实都属于无本之末,虽对自身强势有益,但益处并不大。
  一个人若本身势弱,借来的势与抢来的势,最终都可能转化甚至消失。这倒是所谓狐假虎威的道理,迟早会让人拆穿的。
  万物皆有势,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惟有人可以不断强势,因为人可以生势,可以造势,还可以守势护势。
  对于唐宝来说,按元清的说法,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造势。自己造出来的势,才是真正的根基。有了这些根基,借来的势与抢来的势才会有所依附而不会散失。
  谈到强势的最终目标,元清说了三个关键词:锐不可当,大而不倒,重如泰山。
  当元清说出这三个词,唐宝瞬间明白,这老道肚子里简直藏着另一部厚黑学。唐宝重生以后的目标,无论有无这对貔貅之事,都被他三言两语给说透了。
  元清的话,让唐宝联想到这几年企业界正流行的一个词儿:基业长青。
  华夏历代的大商人,从范蠡、吕不韦到近代胡雪岩这号的,没有一人真正做到了基业长青。后两者下场凄惨,惟有范蠡带上美女西施隐居了,但这叫激流勇退。
  在元清眼里,有大气运之人,拥有一时富贵并不难,难在守住富贵并能代代传承下去。
  无论是元清显露的道行,还是他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提到的10年,都让唐宝相信这老道绝不可能只是一个算命先生。哪怕元清真能从他面相看出所谓运势,唐宝也信人家那是真有道行。
  从社会大势来说,道门并不完全隐世,他们只是在世道乱不可继之时才会出手治世。当天下太平,又会选择归隐山林。
  华夏历朝历代,几乎都选择了“外示儒术,内用黄老”。以儒道号召天下,以黄老之术理国。
  而历代为官成功者,也深谙“外示儒术,内修黄老”的个人修养之道。
  黄老之术,便是黄帝与老子思想理论流派,黄老便代表了道门。
  元清提醒唐宝,大致上也是这个意思。
  唐宝甚至想到,陈一山的爷爷前些年禁止家人谋取商业利益,或许也是看明白了家族的运势之道。如今陈家突然又想做大商业,或许在陈老爷子眼里,陈家这几年的运势已经发生了某些转换,需要以商业利益来弥补了。
  想到他和朗小月的这个10年之期,无论元清在他身上看出了什么,唐宝都不得不信,不能不信。
  他不敢赌,况且元清确似并无害他之意。
  整理了一下午的思路,唐宝最后完全明确了。往后的10年,利用重生优势,他不能仅靠着股市大赚其钱,还得投资布局实业。
  并且,按照元清所指,唐宝做实业,不能只去挑选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还得尽可能去做一些人力密集型的项目。只有这样,才会直接惠泽到更多人。
  所有这些计划与安排,最终都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对于财富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唐宝没想到,重生半月后钱都还没赚到手,自己就不得不思考这样深奥的问题。
  必须这样去做,因为他只有10年信息优势用于元清所说的造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