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41) (第2/3页)
问题,明早会再进行修改 第57章 整条线路总长度大概也就50公里左右,比起从前在犹他州的那一次,可以说短的不是一点半点。 但这可不代表着比赛难度的下降。 毕竟冰岛的路上难行,所走的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否则便很有可能丧命。 不仅如此,虽说在比赛开始之前的影片里,能够让选手们短暂的看见所要走的地图路线。 但这时间也的确非常短暂,不到三十秒,只大概的能从中记下几个标志性的点,大概的规划出一个最短的路线。 比如到底是要向着山走,还是要向着河。 但在走到这山或者是河之前,到底又有着多少细小的障碍,从哪里走会最快,往往根本就不会有时间能够让你了解的到。 而在冰岛,能够光凭地图,就轻易确定路线的机会,则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里四处全都是长得差不多一样,白茫茫一片的冰川和火山。 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偏离原本确定好的那一条路线,辨认目标十分困难。 所以大部分的选手,都只能勉强的,知道一个方向。 甚至还有的,连方向都完全确定不了。 走偏,走返,在周围不停的转着圈,这些都是在冰川和雪地里求生时,经常能够看见的状态。 所以当从飞机上跳下刚一落地,比赛的信号枪才刚刚划过蓝天之上。 置身于冰川雪山之上的选手们,便纷纷开始借助太阳和积雪的形态辨别方向。 唯独宋喻眠,完全没有这个动作。 才刚从飞机上跳伞下来以后,他便极其迅速的将降落伞卷了起来,收在包里。 在看见远方信号枪的第一时间,就坚定的朝着终点的方向迈开脚步,十分坚定的走了出去。 动作快的让粉丝和观众都连连称奇。 毕竟从前两次比赛,宋喻眠几乎都是最谨慎的一个,也都是以低开高走,后来者居上,前松后紧的节奏让观众让他产生记忆。 如今这种从开始,就干脆利落,不遗余力的风格,猛地一看的确会让人感觉到陌生与奇异。 但宋喻眠却只能从中感觉到怀念与熟悉。 从前的24年里,在野外到底怎么样意气风发雷厉风行的风格,最清楚的就只有他自己。 之前不过是被如今的这具身体所束缚,不得已的束手束脚,始终压抑着自己,所做出的最有可能会赢的方法而已。 如今在从前的体能训练终于有了明显的提升与跨越之后,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的这个节奏,与其说是陌生与突破,不如说只是更加的接近了他从前的自己而已。 早在飞机上,被允许摘下头套,做跳伞准备的那一刻,宋喻眠便已经开始了对于下边地形的摸索与牢记。 这种事情,他早在之前的世界里,就已经做过不知道多少次。 而就在其他人必须全力应对跳伞的同时,宋喻眠依旧有所余力的,可以在半空中,就将之后自己所要走的方向,路线全都牢牢的刻在脑海里。 剩下的,就只要一直朝着所计划好的方向,走就可以。 先是完全一片荒芜的冰川,而后逐渐到偶尔有土地露出来的雪地,最后则是一片完全绿色的土地。 就宋喻眠的初步推测,应该是这一片土地上所特有的冰岛苔原吧。 一条路线上,包含了冰岛几乎所有特有的地貌与景色,也包括了这里几乎所有能够要了人性命的危机。 的确是一次很有水平的路线设计。 只不过如今宋喻眠时间紧急,并没有太多时间,来让他赞美和感叹这些与周围无关的事情。 将降落伞完全的收进双肩包,再将原本位于包中,被他挑选出的几样原住民拿出来揣进厚外套几个能放东西的口袋里。 一盒牛肉罐头,一把多功能刀具,一捆伞绳,一块滑板,外加一条太空毯。 这就是他从赛前物品挑选环节,所拿到的所有东西。 这一次比赛的选手只有三个,协会所准备出的物品相应减少不说,一些户外常用的明显可以给予选手很大助力的东西,也全都没有。 就好比一些来到雪山常用的冰爪,冰镐之类的,在比赛桌上,一件都没有出现。 这不光加大了比赛的难度,拖慢了选手的行进速度,同时也增加了在冰川之上,行走攀爬的危险系数。 每走一步都要小心,毕竟没有冰爪的户外棉鞋,在这样的冰面上,很容易就会打滑摔倒。 如果只是摔在倒也顶多就只是摔断个骨头,滑上一跤。但如果是很不巧的滑到了只薄薄盖着一层雪桥的冰缝里,那可就相当的危险了。 因为通常下面极有可能会有几百米左右。 要么直接掉下去摔死,要么卡在半路,慢慢的被耗死,生还的可能性会很低。 如今是差不多正值中午的白天,周围的气温大概只有零下十度左右。 虽然现在来看,温度并不算是太低,但一旦到了晚间,这里的气温就会骤降到零下二十三到二十五度左右。 这样的温度,不找到一个好一点的庇护所的话,只一个晚上,就极有可能会使得手指脚趾,这些地方被冻到坏死截肢。 甚至都有可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