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73) (第3/3页)
人,好家伙,康绛雪直接好家伙。 不知道这个侧妃是多久以前收的,康绛雪被杨惑硌硬了一下,之前看杨惑悲惨的样子升起的异样感也没了,他恶意道:杨惑看着挺虚的,不知道到底伤到了什么地步。 盛灵玉回道:不会轻,但也不会太重,想是死不了的。 是了,杨惑可是原文中最后的赢家,哪能死得这么早这么简单?康绛雪唉声叹气难掩失望:对了,现在去哪里?回行宫? 盛灵玉扶着小皇帝登上马车,应道:行宫怕是不成,去城外的皇庄暂住,微臣已经打点好了,陛下且安心。 康绛雪自然安心,只是对于如今的形势发展还未明了,难免时常惦记,盛灵玉不是不和他说计划,奈何总是点到为止,详细的情况并不透漏太多。 小皇帝叹了一口气,盛灵玉忽地同他道:陛下,你听。 康绛雪不解,依言侧耳倾听,车外的车辙声吱呀吱呀,隐隐有一众孩童唱着歌跑过,歌声飞进了车厢之中。 那歌声稚嫩,夹杂着孩童玩闹的叫喊,康绛雪细细辨认了一会儿,脸色忽然变换,他听得真真切切,孩童们唱了一个改朝换代的故事,故事之中的主角,唤作女主苻氏。 女主苻氏。 太后苻红药。 康绛雪惊讶地望向盛灵玉,盛灵玉对他微微一笑,笑容之中,没有一丝错乱,于是小皇帝也心下明了:这几日偶尔看你提笔写字就是这首童谣? 盛灵玉道:嗯。 一声应下,车厢外的歌声也跟着远了,孩童们在大街小巷里跑过,女主苻氏改朝换代自封为帝的故事便传遍了大街小巷。 皇城之中传唱童谣的不止这些孩童,听到童谣的也不止盛灵玉和小皇帝,童谣即是风向,民声即是舆论,在小皇帝多日不朝太后独坐朝堂的情况下,催促小皇帝回朝当政和暗讽太后女子当朝的奏折终于在接下来的几日间前所未有地多了起来。 第106章 名声不正对于苻红药来说是最大的问题,而在小皇帝怎么催都不回宫露面的情况下,朝中形势对太后一党便越发不利。 苻红药垂帘并非一日两日,朝中敢直言她牝鸡司晨的人其实并不多,可在外界谣传女主苻氏的舆论加持下,异样的声音不免一日胜过一日地响起来。长公主一党亦是不肯消停,似是打定了主意要拖苻红药下水给她添堵,变着法儿地讽刺她越俎代庖有独揽朝政之嫌。这日,更有人把苻红药不想被外人知道的出身之事拿来说嘴,暗指苻红药无才无德。 人人都有不喜欢被人提起的往事,出身低微做过宫女正是苻红药的死穴,参奏的人话音一落,苻红药脸都绿了,奈何小皇帝不在她名义上不好直接杀人,她气了半晌,直忍到下了朝方甩袖离去。 再这么下去,她非要被这群酸腐文人气死不可! 苻红药胸口起起伏伏,气顺不平,噎得胸口疼,在凤辇上摇晃了一阵还不见好,扶着额头难受地催问道:皇帝那边还没来信儿?下面的人到底是怎么办事的?!哀家的旨意还没有发出去? 低眉顺眼的绿漪轻声回道:旨意早早就发了出去,一连数道都说是太后娘娘请陛下回宫,陛下那边盛大人一一收了,但不知为何,偏偏是一直未动,时至今日还迟迟没有归来。 得了旨意却还在外面不肯回来,苻红药听得一阵火大:那还催什么,直接派人去行宫把皇帝请回来! 绿漪避开了苻红药的火气,好声好气道:听底下人回禀,陛下祭拜完长公主便出了城,然而陛下没回行宫,禁军也不知陛下此刻身在何处。 不知身在何处?禁军是吃白饭的不成,哀家不是早吩咐了要盯紧皇帝的行踪吗?他们竟敢拿哀家的话当耳旁风,不想要命了吗! 绿漪叹息道:太后娘娘息怒,禁军俱在娘娘手下,如何敢不按照太后娘娘的旨意行事。 苻红药气道:那是怎么回事! 绿漪道:怕是陛下那边布局更胜一筹。 苻红药霎时沉默,没追和追了没追到完全是两码事,小皇帝有能力甩开禁军,这种认知让苻红药心里直打战。 小皇帝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若说在行宫偷懒几日她还可以当作偶然视而不见,可回了皇城祭拜长公主知晓朝中局势却还不肯回宫就再也不能当作无事发生了。 小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长公主这一死,他真的狠下心来想要争夺皇权了?他要和亲娘为敌和苻红浪为敌? 苻红药出身低,见识不够,远不像苻红浪和长公主一般精于朝政,可她能活到今天,到底也不是完全的蠢人。小皇帝以往偶尔露出的精明端倪和如今适时的消失适时的避而不见在苻红药心中一一闪过,太后娘娘心中有所明悟,越发觉得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