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下次一定 (第1/2页)
今日,朱厚照见了严成锦就喜滋滋:“詹事府的师傅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老高,本宫知道你殿试在即,需要指点一番,冒着被父皇揍死的风险出宫,给你送来一份大礼,你要怎么感谢本宫呀?” 朱厚照递上来一物,是一个奏折模样的本子。 严成锦一脸狐疑,没敢接过来:“这是什么?” 朱厚照乐了:“今日本宫去给父皇请安,发现御案上有一份谕旨,竟是父皇出的殿试题目,本宫顺手拿了本折子,抄了下来,忙是出宫送给你了,你快看看。” 严成锦掐着朱厚照的脖子,勃然变色:“学生和殿下有什么深仇大恨,殿下要这样坑害学生。” 朱厚照有点喘不过气来:“本宫想,你不是有一块免死金牌吗,父皇知道了也无事啊。” 作死的玩意儿! 免死金牌是这样用的吗? 严成锦冷静下来:“殿下快把这奏疏送回去,殿下没来过这里,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殿试题目,天地可鉴,等等,殿下先一百遍再走。” 朱厚照有点为难:“可是……本宫把它抄在了李师傅给父皇的折子上了” 李东阳的折子,那是陛下定然会翻看的啊! 严成锦竟无语凝噎。 阳春三月,太阳懒洋洋地升起来,京城的读书人却很勤快。 今日,殿试开始了,应试者需要在破晓前入宫,上百个读书人,跟随着接引的礼部考官,前往文华殿。 严成锦经过午门时,天色才刚刚亮一些。 一旁与他并行的书生小声搭讪:“不才姓李,单名一个康,字康乐,不知道几位兄台怎么称呼?” “不才杨景新,字大川,绍兴府余姚县人。”并行的另一个书生道。 严成锦十分谦恭:“不才姓严,字老高,是顺天府人,很高兴见到各位。” 最后一个并行的书生道:“在下王守仁,字伯安,是浙江余姚人,说起来与大川兄是同乡。” “是吗,若是日后同在京城为官,可要多走动走动。”那个叫杨景新的书生盛情邀请。 严成锦心头咯噔一下,深吸一口气,微微侧头,只见最后一个书生相貌清瘦,但一双眸子十分有神。 最近和朱厚照厮混,竟然把王守仁也要参加殿试给忘了。 王守仁嘀咕:“老高兄,你为何要这样看着在下?” “只是听闻王兄与杨兄是同乡,好奇罢了。”严成锦假装浑然不在意。 到了文化殿外的广庭。 天空之下,文华殿门外,上百个书案,整齐排列。 严成锦看到了弘治皇帝,还有李东阳,开考之前,考生们需要赞拜行礼。 礼部考官宣读姓名,考生们依次落座。 台阶之上就是皇帝和李东阳,一览无余,想作弊,几乎不可能。 不过,空气却比贡院的号房清新许多。 所有过程都走完后,弘治皇帝点点头,示意可以发卷了。 鉴于朱厚照那个逆子把试题抄录了一份,不管是写着玩,还是出于其他用心,弘治皇帝临时又把策题换了一遍。 所以,这次绝无鬻题的可能。 受卷官将试卷发下来,严成锦看了一眼策论,仅仅写着两个字。 孟母? 一看这题,严成锦知道,绝对是弘治皇帝出的啊。 弘治皇帝从小就没怎么享受过母爱,一直在宫女太监的呵护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