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6章 回泉水(求月票,为盟主自己的世界 (第3/3页)
也没有关系,你还是工程科科长!”余庆阳安慰了一句。 …… 会议上,余庆阳先把自己在京城的事说了一遍。 然后各个副总汇报自己分管的事物。 然后就是讨论人事安排问题。 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近从下面的地市挖来了不少人! 这些人怎么安排,大家都说一说吧!”余庆阳笑道。 安玉青起身把名单带着简历发给大家。 让大家多少有个印象。 原本余庆阳是让安玉青直接对应着原来的的职务,安排就行了。 可是这次挖上来的人太多,而且好多人都是有着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 比如耿淮安、尚涛,都是副处级干部。 其他的科级干部更是多达三十多人,副科级五十多人。 副科级以下的反而少了很多。 面对这么多在原单位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安玉青也不敢自作主张给安排岗位了。 大家都没有说话,而是认真的翻阅着名单和简历。 这些人里面,有好多就是他们介绍进来的。 自然希望帮自己的同学争取一个好一点的岗位。 大家不光是看自己同学的简历,也翻阅其他人的简历,进行对比。 一会争取的时候,总要言之有物吧? 万一有几个人争夺一个岗位的情况发生,总要说出个一二三来。 你为什么推荐,有什么别人没有的优点。 余庆阳也不着急,他也在慢慢翻看着简历。 “余总,我推荐耿淮安担任淮海工程总公司的副总! 耿淮安同志在原单位曾经担任过副局长! 他……” 余庆阳摆摆手,打断了安玉青的话,“安总,我打算推荐耿淮安同志去海淀区建设工程总公司担任常务副总! 正向安总说的,耿淮安同志担任过副局长,无论是眼界,还是组织协调能力,在这次进公司的人里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而海淀区建设工程总公司又刚刚经历了一场廉政风暴! 可以说是百废待新! 而我又要带队去非洲执行援建任务,所以需要有能力的同志去主持工作! 除了耿淮安同志,我建议尚涛同志也去海淀区建设工程总公司担任副总!” “我同意余总的意见!同时我也要检讨,眼界还是不够宽,只盯着眼前的两家公司,忽略了海淀区建设工程总公司的问题!”安玉青率先举手。 “我也同意!耿淮安和尚涛同志都曾经是副处级干部,去京城能够更好的完成余总交付的任务!”黄建国也举手同意。 “同意!” 大家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耿淮安和尚涛去了京城,就意味着少了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大家自然表示同意。 同时也暗暗后悔,怎么把京城的公司给忽略了。 哪里也有好多岗位。 同样岗位,自然是京城的更好! 不过很快余庆阳就打破了他们的美梦。 “京城那边,中层管理干部就不用再考虑了! 有耿淮安和尚涛同志坐镇就够了! 我已经许诺,海淀区建设工程总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从去非洲援建的人员里面选拔!” 没有了去京城的诱惑,大家开始认真考虑如何给自己的熟人争取更好的岗位。 经过一番讨论,唇枪舌战,余庆阳居中调和下,最终确定下来。 淮海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孟志远、张建国,总工:孟志愿 华禹工程副总经理:王鹏辉、赵建军,总工:张树平 海淀区建设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耿淮安、副总经理尚涛。 应该说是人人满意的一次会议。 因为人员多,余庆阳直接在两家分公司下面设立了工程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十科。 一个公司十个工程科。 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对于设这么多工程科,大家本来有些不满意。 这样等于是分权,工程科地位被拉低,比不上其他科室。 “以后工程项目经理由各个工程科科长竞聘上岗!”余庆阳一句话打消了所有人的不满。 工程公司,自然是以工程为重。 由工程科科长中选拔竞聘项目经理,算是一个补偿。 变相的提高了工程科科长的地位。 人事讨论完之后,余庆阳就宣布散会。 由人事部下发任命文件。 报水利厅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