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5/62页)
凉州待一会儿,在凉州再开几家铺子,你有什么事情,派他们来说一声,爹马上来找你。”他握住阮久的手:“有爹在,别害怕。” 阮久说不出话,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 随后萧明渊一众人上前,一群人就这样面对面地站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这样望着对方。 最后还是魏旭道:“你放心,等过几年我就驻守凉州,每天过来找你玩儿。” 就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到了。 他们都猝不及防,回头去看,对上魏将军不容拒绝的眼神:“走吧。” 一群少年被侍从们拉走,阮久想要上前两步,也被赫连诛按住了。 他抬起手,朝他们用力地挥了挥,从始至终,什么都说不出来。 直到他们离得远了,眼泪才倏地流了下来。他们也看不见。 萧明渊推开侍从,回头大喊了一声:“阮久!” 他这样一喊,所有人都乱做一团,魏旭与晏宁使劲推开侍从,上前两步,像要冲上前把他给抢走。 “阮久!” 可阮久只是朝他们挥手。 这就是阮久和朋友之间,最后的一句话。 最后阮久在鏖兀众臣面前,放声大哭。 * 阮久被请回鏖兀皇宫,哭得嗓子都哑了,这回是真的说不出话来了。 他养了好几天,才慢慢地缓过来。 这天,柳宣拉着他去太后宫中请安。 才坐下,没说几句话,一个前线的令官忽然冲入宫中,在门槛外跪下。 “娘娘,摄政王巡视途中遭遇沙匪,下落不明!查干王爷趁机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 软啾不哭,胖胖生抱抱 第26章 遥遥对视 正如从前柳宣所说, 当今朝堂分做新旧两派。 新派以太后与未曾露过面的摄政王为首,这一派由于太后的缘故,亲近梁人, 前不久才促成了鏖兀与梁国的和谈。 旧派以太皇太后为首,太皇太后不喜梁人,也不喜由于新派扶持、才坐在王位上的赫连诛。她一心想让拥有鏖兀纯正血脉的、赫连诛的兄长赫连诚即位。 两派纷争由来已久, 从前任鏖兀大王驾崩之后便拉开了帷幕。 整整五年,新旧两派斗争整五年, 势力盘根错节, 难以分辨,更难以根除。 赫连诛出使梁国,与阮久和亲的这段日子里, 鏖兀北边叫做狄力的部落因为争夺水源而械斗, 死伤无数, 请鏖兀出兵镇压, 并且评判是非。 狄力地缘辽阔,族人骁勇善战, 所以在他们派人前来请求之后,摄政王苏尔决定亲自率兵前往狄力。 前线消息传回来的时候, 太后正和阮久说话。 令官风尘仆仆, 满头黄沙,扑通一声,似是体力不支, 跪倒在殿前。 “娘娘,摄政王路遇沙匪,下落不明!查干王爷趁机反了!” 太后猛地站起身,掩在袖中的手微微颤抖:“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令官“砰”的一声给她磕了个响头:“娘娘, 摄政王回程途中遭遇沙匪,队伍被沙匪冲散,摄政王下落不明!查干王爷……” 他想了想,还是改了口:“赫连诚,假借护送梁国使臣回国,实则逃回喀卡,调兵造反了!” 喀卡? 阮久总觉得这个地名,他好像在哪里听过。 不等他细想,太后便重新坐下,看向他与柳宣,道:“不要紧,不是什么大事,你们两个先回去,没事别出来。” 仿佛她只慌乱了一瞬,很快就恢复了冷静,眼神坚定,容不得人怀疑。 阮久还想什么,却被柳宣拉走了。 “走吧。” 他们离开时,阮久听见太后对那令官道:“你进来,把事情仔仔细细地再说一遍。” 殿中,太后顿了顿,又道:“调我的亲卫,去太皇太后宫中,围好了,不许太皇太后宫里的任何人出去。” 周公公靠近她,低声道:“娘娘,太皇太后昨日就出宫了,说是去祖庙里祈福了。” 太后一向不关心自己这个婆婆,半个月不往来都是有的,她自然不曾留意太皇太后的去向。 太后抬头看见阮久他们走远了,才抬手摔了茶盏:“老东西,跑得还挺快!” * 阮久与柳宣回到寝殿,阮久拉住柳宣:“诶,事情有点紧急,你先别回去了,和我待在一块儿吧。” 柳宣点点头,跟着他进去了:“好。” 今天赫连诛不在,反倒是乌兰和格图鲁都在。 阮久一进去就被两只小狗和一只小狼包围了,柳宣得空,留心看了一眼,今天阮久寝殿外的侍卫好像变多了,巡逻的频次也增强了不止一倍。 十三岁的大王,心里可远不止十三岁啊。 他心下了然,一边暗自感叹,一边羡慕阮久好命,总有人想着他、偏爱他,自己是跟着沾光的。 阮久抱起两只比较小的家伙,回头道:“柳宣,你进来啊。” 偏偏他自己还不知道。 柳宣笑了一下,收回目光:“来了。” 两个人在内室坐下,乌兰端来茶水和水果,拿起小刀,搬来小凳,要在阮久脚边坐下,给他削水果吃。 阮久道:“我今天不想吃水果,我想吃那个奶油的小点心,你去做一点好不好?” 乌兰自然应了:“好,那我去做,王后和柳公子先坐一会儿。” 阮久晃晃脚:“好。” 柳宣失笑,他也不是很傻,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