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贾敏很嚣张_2 (第3/3页)
贾敏那番话,像是要打发自己出去的样子,又听了太太开小库房找那个红木匣子,哪里还顾得什么锦帕不锦帕,两个眼睛死死盯着王大娘手上的红木匣子。 别人不知道匣子里是什么,王大娘和春兰却都知道。小库房单放的贾敏嫁妆,由贾敏自己管理,春兰是贾敏的陪嫁丫头,上一世做了姨娘。王大娘也是贾敏的陪房,极得贾敏信任,便是后来黛玉带到贾府的王嬷嬷的母亲。 贾敏的大小事务,皆是这两个心腹跟着打理,春兰如何不知那匣子里面装的是贾敏陪嫁奴仆的卖身文书。 王大娘才刚进来就见春兰呆立一旁,神色肃穆,又见太太让取卖身文书,心里便猜定是春兰办事不妥,惹得太太动了大气,太太才会在今天这样的日子要撵春兰出去。 王大娘最是有眼力的人,惯会讨贾敏欢心,既然贾敏要撵春兰,自是假装没看见地上的锦帕,故意踩过去,打春兰的脸面。 贾敏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上辈子只知道王大娘是娘家带来的妥当人,办事稳妥爽利,会看人心思。竟没注意到她原是这样捧高踩低的人,怪道她女儿跟着黛玉进了贾府之后,不见王默默护着幼主,反而去奉承王夫人。后来黛玉落难,身边只有一个雪雁。原来那王嬷嬷的母亲便是这性子,那样行事也不足为奇了。 想到这里,贾敏不禁感叹了一回:上一辈子自己以贾家为荣,反倒让这份自豪蒙了眼睛,没看清周遭人的真面目。死后冷眼看了二十年,却发现贾家虽然爵位较林家为高,但是底蕴作派到底不如夫家这样传了五代的书香翰墨之族。雪雁是林家家生子,衷心诚恳,任劳任怨,和王嬷嬷一比,高下立见。 贾敏只假装没看见王大娘和春兰的那些小动作,接过红木匣子吩咐夏荷收好,这几日就要用的。 又站起来说:“都同我出去吧,想是老爷那边就快有消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林家的姬妾,还是应该是林老太太或者林如海自己做主收的。不过既然是写文,当然要把妹妹的爹爹妈妈都写成神仙样的人物,高富帅+白富美还专情。 第3章 设宴(错字) 殿试阅卷、唱名都有一套极为繁琐的制度礼节,钦点一甲前三已是酉时三刻。唱完名,钦赐金花红衣,又有礼部早早备下的鼓乐仪仗拥前三名出宫回家,跨马游街,热闹非凡。 林如海中的是探花,因此仪仗先簇拥着新科状元回家报喜。但是前三名之中,状元和榜眼一个五十有余,一个四十有加,相貌普通。反不若二十出头,人品俊雅的林如海惹人侧目。因此沿途之中,竟是议论羡慕林如海的最多。若不是有仪仗官员同行,只怕有掷果盈车的胜景。 那头林如海尚在跨马游街,早有小斯快马回林府报喜,贾敏虽是意料之中,倒也觉得无限欢喜。并是岳家贾府,娘舅顾府也尽知道了,打发了婆子送来礼物道贺。贾敏吩咐下去打赏报信小厮并一干下人,赏了三个月月钱,又请道贺的婆子吃茶,又打赏了红封,惹得婆子们个个交口称赞。贾敏料理其他俗务亦是进退有度大方得体,林府上下喜气洋洋,但也有条不紊。 林如海至晚间方回,近的亲朋戚友打发送礼道贺的婆子媳妇尽已到了。贾敏道谢打赏,招呼众人,伏侍林如海沐浴更衣,好不忙碌。两人忙到二更方歇,虽然疲累,但是心中高兴,便也不知疲惫了。 翌日,登门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林家摆酒设宴款待来客。林如海招呼男客,贾敏款待堂客,夫妇两个好不繁忙。 如今荣国府那样繁盛,林家亦是五代贵胄,故虽然林如海如今只有功名,并没有一官半职,但是登门道贺的人却不少。当年贾敏乃是荣国公嫡女,手帕交中不乏王妃、诰命,如今都来道喜。南安王妃、北静王妃、东平王妃、西宁王妃都是亲至,忠顺王府也有拜帖并贺礼送上。 贾敏和二嫂王夫人原本有些不投机,只是今日这样的喜事王夫人不得不来,少不得跟着贾母也来了林府。见林家宾客盈门,俱是京中最有体面的王妃、夫人,心中不禁羡慕。 众人夸了一回探花郎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又夸一回贾敏颜色好、样貌气度、待人接物色/色出挑,让人挑不出错处,真真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贾母听了喜欢得什么似的,王夫人却越发觉得不中听了,强撑着笑颜和人说话。 幸而王夫人虽然心中暗妒,为人并不糊涂。她深知贾敏弱点乃是无所出,却并不当着众人的面指出,那样只能叫人觉得她心小善妒,不过自己没脸罢了。她只在一旁听着,偶尔让贾珠照看着元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