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节 (第2/3页)
也挺好的。 只是元宝比她小一岁,今年也有十六岁了,在这个时代,确实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卢青桑以现代人的灵魂看,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元宝是正经的古代人,保不齐有什么心思,只是碍于她,而没有提及。 未婚的闺女,留来留去留成仇,卢青桑可不能被元宝埋怨。 趁着这个机会问她,想不想嫁人,要是起了嫁人的心思也不要害羞,大方一点,或者由她的父母在老家为她相看人家,或者在城里找个媒婆寻访也行,卢青桑听元宝自己的意思。 元宝倒不如何害羞,仔细想了想,道:“我就跟着姐姐你,现在也没想嫁人的事情。其实我现在过得挺好的,要是嫁人了,就要伺候婆家那一大家子人,还要不停的生娃娃。” 她露出嫌弃的表情来,“我觉得大多女人的痛苦就是从嫁人开始的,反正我现在是不想嫁人的,等以后碰到合适的人再说。” 行吧,卢青桑支持她。 …… 经过去年的摸索,小食店运转井井有条。盖饭卖得好,糕点也卖得好,从这几个月看下来,卢青桑发现卖的最好的居然是奶茶。 这奶茶可不是用奶茶精加水兑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红茶加上牛乳调配而成。牛乳都选择最新鲜的牛乳,茶则是上好的正山小种,里头再加上布丁,又香又滑,深得顾客的喜爱。 尤其是煮奶茶时那香味都飘到店外了,无形中吸引了大批的客人。盖饭、什锦烫菜等等都没有技术含量,想要模仿复制很容易,受卢青桑这家食店的启发,京城有些地方早已经有人同样也模仿着开了食店买盖饭,但是奶茶,在配方比例上略有差别,奶茶的味道就不同,尽管也有别处打出买奶茶的招牌来,但是卢家食店的奶茶香醇无比,在这一带还是小有名气的。 附近坊区人家,女眷不能轻易出门,便遣了家人过来买奶茶,买奶茶的同时,肯定要买些配奶茶的糕点,卢家食店的糕点都是往小而精致的方向去做,一块块糕点摆在那里跟花儿一样好看,最得女子的喜欢。 总之,食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一天比一天好。 到了三月底,卢青桑盘算账目,这个季度挣得还不错,除去成本,算下来该给裴琰三百八十两银子的分红。 元宝喜滋滋道:“姐姐,照这么来说,买地置办建造大别墅山庄,今年年底就能达成目的了!这两年世道不好,卖地的人多得很,咱们可以找了经纪先看着,有那合适的再买。” 卢青桑合上账本,道:“元宝,我重新有个考量,现在不打算再京郊买地置业,我想往南边去,我小时候在南京杭州一带都生活过,那里富庶,而且山温水软,是个好地方,我们把地买在那里,你说怎么样?” 元宝顿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那以后咱们要搬出去南边吗?” 卢青桑道:“我考虑日后搬到南边去,你呢,是想留在这里,还是愿意跟着我一起去?” 元宝斩钉铁铁地说:“我当然要跟着姐姐一起走,你别抛下我。我爹娘那么也好解决,我们村子普通人家嫁出去一个女儿,嫁得好的,最多最多也得到一百两银子的聘礼,我直接给爹娘一百两银子,让他们就当是我这个女儿已经出嫁了,反正我的兄弟姐妹那么多,有我没我,关系不大。我有个大姐,就还只是嫁到了隔壁县,这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了。” 既然他这么说,卢青桑算是放心了。 “北边的胡人连年犯边,朝廷昏庸,我就是担心,万一胡人真给打进来了怎么办?京城肯定是最先遭殃的,那些胡人再要向南打,可不容易。咱们去南边,至少是比京城安稳一些。” 外族人攻破京城的例子在历史上可是有真事的,大概率皇帝贵族不会倒霉,但是老百姓可说不定,卢青桑不得不未雨绸缪,没事当然最好,有事的话也好找个地方及时躲避。 在钟楼街经营食店一年,想想以后要是离开,卢青桑心里还有几分不舍,元宝比卢青桑想得开多了,“我早就想去外边看看了,一辈子待在这京城也没什么意思。” 元宝这么好说话,卢青桑很高兴,可是随之而来,元宝的话让她怔住了。 “裴大人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呢,姐姐打算什么时候同裴大人解除婚约,拖得太久了也麻烦。” 卢青桑实话实说:“暂时还没有想过这个事情。” 元宝犹豫了下,道:“其实裴大人已经算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