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家小竹马 第57节 (第2/3页)
丢人。 谢池南也不反驳,任她牵着他往外走去,她手里握着的那些东西倒是被他接手了过去。 赵锦绣看他一眼,倒是也没说什么。 目送两人出去,掌柜笑着摇了摇头,而后又继续拨起了自己的算盘。 …… 从香烛店出去,两人看了眼发现东西买的差不多了,也到了约定的时间便朝珍宝坊走去。 珍宝坊的师傅一向守诺,东西早在一刻钟前就已经做好了,掌柜的认识谢池南,见他们回来,更是亲自出面接待两人,本想把他们引到里间稍坐,赵锦绣却说,“不用这么麻烦,直接给我吧。” 不知道她是谁,掌柜先看了一眼谢池南。 面对外人时的谢池南一向是那副冷淡的模样,见掌柜看过来也只是淡淡颌首,“听她的。” 掌柜这才忙应道:“哎。” 他从伙计手中接过盒子,亲自递给赵锦绣,客气道:“姑娘看看,可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若有您尽管说,小的这就拿上去让师傅帮您改进。” 赵锦绣拿过来一看,到底是百年老店,基本功扎实,那木雕只被人钻了一个很小的孔,既方便穿绳,又不会破坏它原本的模样,几乎是刚拿到手,赵锦绣就立刻笑了起来,她前些日子正好编了一串如意络子,这会她从荷包里取出那根红绳穿过小孔又打了一个结系到了腰间。 “怎么样?” 她问谢池南帮。 自己送出去的礼物能被她这么用心对待,谢池南自然高兴,他点点头,眼中也跟着浮现了一抹笑意,“好看。”就是旁边那块玉佩看着实在有些扎眼,让人无端有些不爽。 腰间所饰的物件本就不多,如今除了必备的荷包之外,木雕和玉佩各占一处,谢池南目光幽深,指腹也在不住摩挲,心里竟还起了一个念头。 若是让赵锦绣在这两样东西里只选择一样,她会选什么? 赵锦绣不知道谢池南在想什么,她还低头看着腰间的木雕,她自己也挺满意的,这会拿手又摸了几下同掌柜道了个谢便朝谢池南走去,“谢池南。” 她喊人。 可少年垂着眼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她在人跟前挥了挥手,见他稍稍有些怔忡的目光看过来便问,“想什么呢?” “……没什么。” 谢池南反应过来自己刚在想什么,不禁有些唾弃自己,真是越来越荒唐了,刚刚吃林斯言的醋也就算了,现在连一块玉佩的醋都吃,他自然是不肯让赵锦绣知道的,且不说现在自己的心思不好让她知晓,便是来日他们真的在一起了,他也不想让她知道他原来是那么小气的人。 “没什么。” 他轻咳一声,“走吧。” 赵锦绣也没多想,点了点头,跟着他往外走。 城中的事情都办得差不多了,两人也就没再耽搁,坐上马车骑上马朝西郊驶去。 离开城中去往西郊,走得越远路上就越冷清,赵锦绣一路从马车望出去都没看到多少人,心中不禁有些奇怪。 谢池南就在马车外头,余光扫见她脸上的表情,不用细想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便和她解释道:“早年父亲怕贼人侵扰百姓便鼓励大家都住到城中去,如今这西郊住着的都是一些不肯离开的老人。” 这些老人世世代代都住在这,自然舍不得离开。 孟婆婆便是其中一位。 其实从前谢池南就劝说过她,想让她搬去城中住,这样他过去探望也方便,可孟婆婆却是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她说自己两只脚都快迈进棺材了,没必要再特地跑到城中去,去了那边回来不方便不说,也没认识的人,最重要的是她想去山上探望她家老头子和小尝他们也不方便……好在这些年匈奴人也没再来犯过,雍州大营又在不远处,这些老人住在这虽然冷清了一些,倒也没什么大碍。 “原来是这样。” 赵锦绣有些感慨,又听谢池南说了句“快到了”便往外头探了一眼,果然瞧见不远处有些人家了,离得越近,那边的情形便一览无遗,这里民风淳朴,相邻又都是些相识了几代的人,自然不似城中那般各家各户围着高墙,只用栅栏在外头拦着,却也不是怕人进来,而是怕一些家禽跑出去。 不过大概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这边,赵锦绣坐在马车里往外头看去,发现竟然没几户人家是有人的。 而此时他们就停在那户有人的人家前。 “下来吧。” 谢池南已经翻身下马了,他先是往院子里看了一眼,没看见那位孟婆婆,便站在马车旁掀起车帘朝赵锦绣伸手。 赵锦绣也没迟疑,搭着他的胳膊下了马车。 院子虽然不大却五脏俱全,想来这位孟婆婆是极爱干净的人,这小小的院子被收拾得十分干净,不似他们在家喜欢莳花弄草,这间院子里种了不少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