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4节 (第2/2页)
着一壶煮沸过的山泉水,她倒了一杯递过去,小黄门却不接,只在那里睁着眼睛,迷茫地四处看。
??……她忘记只有她自己有黑视这件事了。
??“喝点水。”她拉住他的手,把杯子放进他的手里。
??小黄门抱着杯子呆了一会儿,突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行了一个特别标准的大礼,“郎君大恩,结草衔环,不能报也!”
??……杯子里的水也洒了一半,全洒席子上了。
??“……宫中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待扶起来后,重新又给他倒了一杯水,这次小黄门终于可以坐下来慢慢喝水,讲一讲宫中发生的事了。
??“那几日……人心不安,人人都看着张公的脸色,而张公亦看太后的脸色。
??“大将军三番五次地逼迫太后,若太后轻轻点一个头,常侍大人们便将要人头落地。”
??“但是太后不同意?”她问。
??提及于此,小黄门转身向着北方磕了一个头。
??“太后是重情之人,是奴婢们连累了太后。”
??“十常侍为何会与何进如此水火不容呢?”
??小黄门沉默了一会儿,“奴婢入宫不过三年,所知不过以讹传讹,恐污郎君之耳。”
??“反正该死的都死了,”她说,“不该死的估计也死了,说说也无妨?”
??……好像这话有点不对劲,至少在黑夜里,小黄门的脸上露出了很纠结的神情。
??但他最后还是继续说了下去。
??“宫中传言,此皆党人遗祸,袁本初造谗言于大将军之侧,欲尽诛宫中黄门,以告天下。
??“但郎君细想,天下之人皆可杀十常侍,大将军身受提拔之恩,怎能如此呢?”
??好的,曹操的异姓兄弟袁本初是个喜欢传谣言的人,记在小本本上。
??“何进既为大将军,为天下苍生决断也是常理,何况城中尽有传言,十常侍专权横行,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引发黄巾之乱,宦官们现下又如何能喊冤呢?”
??那张稚气未脱的脸愣了一会儿,似乎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出口,只是又一次叩首。
??“郎君所言是也。”
??……虽然她不擅长察言观色,也能感受到那一瞬间,小黄门的复杂情绪。
??之后的事基本上与市井传言也差不多了,何进谋事不密,几次进宫觐见何太后,都表明要诛杀十常侍,终于令十常侍下定决心,率先下手。
??而后禁军开始攻打宫门,又放火烧宫,中黄门宿卫宫中,直守门户,与禁军僵持了两天后眼见坚守不住,张让便带着天子与陈留王奔去了北宫。
??“禁军杀入宫中后,便关起了宫门,勒兵捕杀黄门,不论年少年长,见者即杀。
??“除却宦者,宫中还有许多杂役,还有每日领命入宫做事的小吏,举凡没有胡须者,尽皆死于刀下。
??“除了奴婢这等阉人,最惨的是那些优伶,其中有许多少年人,来不及解开裤带自证身份,便……”
??虽然在描述几乎可以算作黑色幽默的场景,但无论她还是小黄门,都不会觉得那个场景好笑。
??这个小宦官不自觉地又开始颤抖,但他只抖了一会儿,便平静下来,话语里甚至带上了一丝极度惊恐过后的麻木。
??“奴婢从未见过那样的血,到处都是死人,还有割了喉咙,一时死不了,却还挣扎的人。
??“好在宫中多珍奇,禁军中许多兵士杀得乏了,便四处搜罗宝物,奴婢便是趁着那个时机,装成了死人,而后方能遁出宫来。”
??她在想小黄门的欲言又止是为什么。
??宫中多珍奇,黎民犹饿死。
??“先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突然问。
??小黄门的神情一瞬间变了。
??庄重、崇敬、并且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严肃劲儿。
??“先帝是贤明之君,郎君不可听信谣传!”
??……她终于明白她当着小黄门的面骂十常侍,这孩子也不辩驳的缘故了。
??感情十常侍还负责接锅的。
??但为了确认一下,她最后又问了个市井间的流言。
??“先帝曾向十常侍们要钱,这是真的吗?”
??小黄门毫不犹豫地叩了一个首。
??“大人们能为先帝分忧,幸也。”
??……这真是一个“什么样的昏君都有人效死”的典型案例啊。
??天色渐亮,小黄门受了一天一夜的惊吓,已经在席子上缩成一团,睡过去了。